中美关系有变?美国再提涉中法案!事关重大,我们不得不警惕
据观察者网援引路透社9月9日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当天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中国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新型无人机在美国的通信基础设施上运行,以阻止大疆无人机在美国的销售。然而,这项法案尚需经美国参议院批准后方能生效。目前,美国政府对中国无人机的限制措施已持续多年。尽管如此,中国无人机因其价格低廉且技术先进,在美国的执法和紧急救援等领域依旧占据份额。今年早些时候,一位美国执法人员表示,美国本土生产的无人机价格通常是中国无人机的三到四倍,但其性能却难以匹敌。
显然,美国出台这一法案的目的是压制中国的大疆无人机。该法案禁止大疆无人机接入美国的通信基础设施,明显是想切断大疆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现代无人机依赖联网进行图像传输,美国的这一措施必然会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这不仅是针对中国企业的行为,还可能引发美国民众的不满。大疆无人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无可争议的地位,许多国家选择大疆产品,正是因为其卓越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高性价比使其备受青睐。
美国近期似乎下定决心将大疆逐出本国市场。这一举措被部分国际社会分析,并引发了不少批评。许多外媒认为,美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滞后,导致其采取了排他性政策,阻碍了先进技术的引入,试图通过封锁措施来弥补与中国的差距。这一行动被指出具有明显的双重标准。此外,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反对声音,特别是那些依赖大疆无人机进行工作的行业,如农业、电影制作、消防和缉毒等领域的从业人员,纷纷表示:“如果禁用大疆,我们将难以为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大疆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七成。许多观众和网络用户在看到这一数字时,便意识到其中的深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的无人机市场大部分已经被大疆占据。然而,当美国发现中国无人机在其市场上占据如此巨大的份额时,反应最为强烈的恰恰是美国自身。相关资料显示,当大疆无人机在美国市场崭露头角时,美国便以各种理由进行限制和打压。自2017年起的一整年里,美国五角大楼以“安全风险”为由,禁止美军使用大疆无人机。
展开全文
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中,大疆以超过85%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主导地位,几乎呈现出一家公司独霸的局面。这种“垄断级别”的市场占有率并非轻易取得的,它背后是大疆强大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尤其让美国感到困扰的是,即使在美国本土市场,大疆也占有65.8%的份额,使得美国本土无人机企业难以与之竞争。尽管美国企业尝试在技术上与大疆抗衡,但屡次失败。每当大疆推出新产品,美国的无人机企业只能望尘莫及。
值得注意的是,大疆无人机在美国本土得到了众多执法机构的广泛使用。据《纽约时报》及“无人机生活”网站报道,大疆无人机在美国的救援和警务活动中被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例如,在得克萨斯州,警察局和治安部门所注册的无人机中,大疆产品的占比高达90%,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如此,美国军方特种作战单位也配备了大疆无人机,并在实际任务中验证了其可靠性。即便面临官方禁令,美军仍采用迂回策略,以训练测试为名继续使用大疆无人机,显示出其在实际操作中的不可或缺性。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目前正在通过中介大量采购中国大疆制造的无人机,这一行为遭到了中国制造商的反对。尽管如此,乌克兰依然进行采购,明显违背了出口管制规定。据俄媒报道称,根据乌克兰国家采购网站的数据,乌克兰采购大疆无人机的合同金额高达8.5亿卢布,且数量巨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乌克兰公司实际上是波兰企业的子公司,除了从波兰采购设备外,还与乌克兰军方签订了相关协议。换句话说,乌克兰虽然使用了中国大疆品牌的无人机,但整个交易过程与中国方面毫无关联。
乌克兰坚持采购无人机的决定引发了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反应。中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而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则对这一行动不置可否。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对俄罗斯展开攻击,符合美西方的战略利益。一方面,中国无人机出现在俄乌战场上,不仅对俄罗斯造成打击,还可以让美西方借此指责中国偏袒乌克兰,从而削弱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中立立场。另一方面,美西方可以利用这一点炒作中国“支持”乌克兰,从而挑拨中俄关系,逐个进行打压。正因为如此,乌克兰执意采购中国无人机的行为得到美西方纵容。
这一现象表明,中国无人机的性能优越。据美国知名媒体战区网站报道,在7月份的某个时间段,美国侦察卫星在中国西北部的一处重要军事机场观测到攻击-11飞翼型无人机的试飞情况。特别是在间隔一周的卫星照片中,这架无人机不仅改变了位置,还有可能进行了加油和加氮的操作。由此推测,这是为了将攻击-11与某些关键装备进行整合。换言之,未来攻击-11不仅可以与歼-16、歼-20双座型等有人战机协同作战,还可能具备两栖攻击舰的功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