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捶丸花钱中“君子卜戏”什么含义?老赵闲聊毬戏图像系列之五
捶丸花钱中“君子卜戏”什么含义
老赵闲聊毬戏图像系列之五
老赵花钱艺术图像笔记五十三
作者:老赵
上次我们阐述了宋代之后,在元代前后时代花钱中,存在一种元代击球类的游戏钱,这种情景比较孤立,也是十分独特的,大致可以放置在一个系列的范畴之中去考察。这其中的文字要素中,有泰和小打,有风流小打,有太平小打,有太平小耍,有打毬小会,年号称呼,有政和,有泰和。彼此之间的要素关联重合度很高。大致是元代捶丸运动的一种专题系列,乃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考察的现象。对于元代民俗、社会风尚有很高的参证作用。参见:花钱中的风流小打与太平小耍:老赵闲聊毬戏图像系列之三。也阐述了辽代铜人中捶丸的类别,参见:老赵 管月晖:《辽代铜人中的捶丸造型系列简说》。
元代泰和小打背君子卜戏钱 胡坚藏品
元代“风流小打”背"半分钱" 胡坚藏品
《中国古代厌胜钱谱》(卢振海主编)
展开全文
大咖美泉文章配图资料
太平小耍戏钱 胡坚藏品
小打毬会花钱,图出刘春声主编《中国钱币大词典.压胜钱卷》
上次我们也阐述了,在上述系列花钱中,有两枚存在年号的称呼,一个是泰和小打中的泰和,一个是政和通宝背太平小打中的政和。作为球戏花钱中的政和、泰和,恰恰是宋徽宗,金章宗的年号,作为古代捶丸运动经典的元初《丸经》中有云:“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可见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宋徽宗、金章宗都是捶丸运动的热衷者,酷爱者,所以,假设在涉及捶丸运动的时候,去提及、假托两位大皇上的圣名,也是极为合理的,和十分妥贴的,就仿佛后人心目中的唐明皇是个最典型的风流皇帝,所以在后人铸造秘戏前的时候,也就顺理成章地去铸个什么明皇御制,一样。由此佐证,冠以什么泰和、政和小打字样的花钱,其实就是捶丸主题。那么,既然泰和小打是捶丸,那么风流小打也是捶丸,政和背太平小打也是捶丸,太平小打也是捶丸,太平小耍也是捶丸。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这个系列花钱的历史文化内涵。
泰和与太平
在我们所聚焦的元代球戏系列花钱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既有“太平小耍”,也有“太平小打”,还有"泰和小打“,其实我们细细去想,泰和既可能是元代对喜欢捶丸的金章宗的一次致敬与假托,但是,泰和本身,其实就是太平之意。古代之泰,就是太,所谓泰和,就是大和,太平就是大平,泰和太平,就是大和大平,本身是同一个意思。
这就是花钱中为什么偏好用太平通宝、泰和通宝去模拟前朝模式的缘故。因为太平也好,泰和也罢,说到底是一种吉祥语绘,说到底,当年朝廷采纳它们用作年号,本意就是看中了它们的吉祥寓意。
从这个层面,元代捶丸博戏花钱中的”泰和小打“,也真的就与“太平小打”、“太平小耍”没什么区别了。
大家都知道,北宋东京汴梁有一座大大有名的酒楼叫做樊楼,水浒中林冲与自己的“好兄弟”陆虞侯曾经在此吃酒,野史记载宋徽宗与李师师也曾在此欢聚,其实樊楼就是《东京梦华录》提到的白矾楼。
白矾楼因最初销售白矾而得名,所以又名矾楼、樊楼,后来又改称丰乐楼,是北宋京城最著名的正店酒楼。丰乐,就是岁丰熟,民安乐之意,而岁丰熟,民安乐,岂非天下太平?
所以,古代行用钱中就有太清丰乐的钱币名号。而太清也是前凉张天锡与南朝梁武帝的年号。年号也都是取的美词,历来如此,如今,很多人家用古钱去做乔迁新居仪式,优选的就是太平通宝,北宋的太平用光了,就用安南的替代,安南的也少了,就用顺治、康熙、乾隆。反正都是吉祥词汇。
太清丰乐钱 网络资料
据《都城纪胜》,南宋临安的太和楼、西楼、和乐楼与春风楼,分别隶属当时东、西、南、北四座官酒库,而其他官酒库中的西子库、中酒库也各有太平楼与中和楼为其销售窗口。宋代首都的这些酒楼,喜欢取名为太平,太和,和乐,中和以及丰乐,也可见这些名称彼此之间的共同词义基础。酒楼所期盼的,第一是太平,第二是丰乐,丰乐了大家口袋里才有钱,太平了,生意才能稳固。
北宋《清明上河图》中东京汴梁的酒楼正店
北宋《清明上河图》中东京汴梁的脚店
关于君子卜戏
元代泰和小打背君子卜戏钱 胡坚藏品
在本元代花钱“泰和小打”的反面,还有四个字,叫做“君子卜戏”。泰和小打我们此前已经阐述过了,就是模拟追摹金章宗那样酷爱捶丸的皇帝的美好时代,小打本身在元代也可以指称捶丸,从本系列花钱的总体分析可见主题是捶丸,那么这其中的君子是什么含意,卜戏又是什么含意呢?
从君子角度,可以联想到捶丸运动的道德要求。捶丸活动由于规模阔大,规则复杂,程序多样,所以必须强调规则,加以约束,否则动辄可以在其中捣鬼,大家就没法玩了。所以在元代初年成书的捶丸经书《丸经》中,从篇首到篇尾,就一直在强调参与者的道德约束,其中说得最多的词汇,就是君子。我们在此试举几例:
《丸经》承式章第一云:
捶丸之制,全式为上,破式次之,违式出之。
原注:捶丸之式,先习家风,后学体面;折旋中距,周旋中规;失利不嗔,得隽不逞。若喜怒见面,利口伤人,君子不与也。
胜负靡常,色斯举矣。
原注:赢即矜能逞语,输即发怒便走,或至骂仆嗔朋,抛球掷棒。此非闲雅君子,真小人耳。俚语云:“废球棒,磨靴底;眼睛饱,肚里饥;桦皮脸,拖狗皮;输便怒,赢便喜;吃别人,不回礼。”此之谓也。
《取友章第七》云:
恭必泰,浮必乱。
原注:恭敬者必安详。轻浮者必争乱。
泰者善之徒,
原注:君子也。
乱者恶之徒。
原注:小人也。
君子小人,其争也不同,其朋也有异。
原注:君子小人,其志不同,在人识察之也。
君子之争,艺高而服众;
原注:技艺高,人自服。
小人之争,奇诈而谋利。
原注:技艺低,以诈取利。
是故会朋,必以君子而远小人也。
原注:必进君子,退小人。远,去声。
《丸经》一书中有二十多处提到“君子”二字,这不仅是作者对于参与运动的人自身修养的一种倡导,因为捶丸说到底,在古代摆上台面的价值就是修身养性,况且,面对如此空旷的场地,复杂的规则,也必须接受游戏规则的严格约束,而规则的背后就是道德的自律。所以,君子对于捶丸来说非常重要,捶丸就是君子之戏。
辽代捶丸铜人 老赵藏品
但是,在“君子卜戏”花钱上,君子是与卜戏结合成一个词汇的,那么,君子卜戏又是什么含义呢?
一种说法,是认为卜戏通博戏。按照这种设想,由于博戏本身有杂戏之意,所以君子博戏,可以直接理解为捶丸这种需要用君子道德参与的一种活动。但是博戏本身也有赌输赢、角胜负游戏的含义。那么,捶丸活动有没有赌胜负的情形呢?
从本系列捶丸游戏花钱中的一枚“风流小打”背面的“半分”花钱来说,大家也许会推测本系列花钱,存在参与捶丸游戏赌博凭记、筹码或者纪念的可能性。而且捶丸比赛本身固然存在计筹算胜负,赢家获得利物,输家得到惩罚的法则,但是这不算赌输赢层面上的博戏,只是比赛胜负的规则,而且从“君子卜戏”文字的角度,从博戏是赌赛的层面,假设我们认为本系列捶丸花钱是同一主题,同一系列,而非各自独立,那么君子卜戏钱就大概不是捶丸活动本身的筹码。
那么,捶丸比赛,有没有场外压注的博戏行为呢?有。在元末明初朝鲜半岛流行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中就记载了用捶丸赌博的记载:
“咱们今日打球儿如何?咱赌甚么?咱赌钱儿。那个新来的崔舍,你也打得么?我怎么打不得?你是新来的庄家,那里会打?不济事,你休问他。我学打着一会。将我那提揽和皮袋来。拿出球棒来,借与崔舍打。飞棒的杓儿、滚子、鹰嘴、击起球儿都借与你。咱打那一个窝?咱且打球门窝儿了,打花台窝儿,却打花房窝儿……”《朴通事》成书于高丽末年,相当于中国元末的至元、至正年间(1335—1370 年)。它以两位中国文人拜会高丽秀才为主线,介绍中国饮食、服饰、艺术、体育等文化。既然朝鲜半岛的捶丸游戏源自中国,那么既然在朝鲜半岛上捶丸可以用来赌,在同时期元代的中国本土存在用捶丸博戏赌钱的事情,也就很自然的了。
那么,假设卜戏就是博戏,而博戏就是赌输赢,那么为什么,又叫做君子卜戏呢?可以理解的逻辑就是因为赌博也要遵守规矩,既要遵守规则,也要愿赌服输。不要像水浒中的李逵一样输不起,一旦自己的老本输光,就去抢台面,《水浒》中赌场的伙计一看李逵不服输乱来,就急得叫说,大哥一向参赌最直,今天你是咋啦?这里所说的直,就是严格遵守赌博的规矩,愿赌服输的性格。在古代酒令色子中也存在二分、四分、六分的说辞。
《明宪宗行乐图》中的捶丸图局部
除了上述的可能,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卜戏也许并非用捶丸赌博输赢,而是祭神演戏的时候,向神灵占卜,到底这次演出哪几出戏。占卜出来的结果,就表明神灵喜欢哪几出剧。
《红楼梦》中,贵妃差了夏太监来到贾府,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贾母率领众人浩浩荡荡地去清虚观打醮,唱戏献供,祈祷平安。书中叙述说,贾珍一时来回贾母说:“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就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贾珍退了下来,至外边预备着申表、焚钱粮、开戏,不在话下。”
贾母他们请的戏,名义上是给神灵看的,所点的戏,也是贾珍他们在神前拈的戏,等于是按照神的意愿选的折子。而且在开戏之前,贾珍就要到外边去预备着申表、焚钱粮,以备开戏。也就是说,开戏之前,要供奉烧化纸马纸钱。这个程序与《儒林外史》中的汤大爷汤二爷在开戏之前焚化关王、文昌的纸马的程序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汤大爷汤二爷这次也是为了自己的科举考试而酬神。所以事先也需要占卜神意。贾母本来对要演出的戏目并不满意,但是一听这是神灵占卜的结果,就不言语了。
胡志明市天后宫供奉现场 乐艺会资料
《醒世姻缘传》中也有祭赛金龙四大王的时候也有“众人祭赛过了,会首呈上戏单,阄了一本《鱼篮记》”的描述,所谓的阄了一本《鱼篮记》,就是神前占阄,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神灵选中了《鱼篮记》。在第三十九回《猛游僧力擒二贼 贤府主看演千金》中也描述了众人祭赛关圣的情形:
“有座三义庙,明日五月十三,是三界伏魔大帝关圣降生之辰,合乡居民都来庆寿,那看戏的,也有说要做文戏的,也有说要做武戏的,也有说要做风月的,也有说要做苦切的,各人所好不同,纷纷喧嚷不了。只见那几个做会首的,与那个扮末的,执了戏帖,一齐同到关圣殿前,把阄逐本阄过,阄得是一本《千金记》。众人见得关圣要演《千金》,大家缄口无言,遂不敢喧哗了”。
泉州关帝庙中的占卜现场乐艺会资料
贾母本来不满意戏单,大概这不是她要看的,但是一听是神前占卜而成的戏单也就不响了,关圣殿前众人趁着关圣圣诞听戏,本来大家都是众口难调,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大家一听神前卜戏得出了戏单,也就不敢喧哗了,何况听戏还是免费的。所以,卜戏就是向神灵占卜问讯神灵这次要看些啥戏的一个沟通仪式。既可以称卜,也可以称占,也可以称阄,自然也可以称为课。
网络资料
华夏古泉资料
王家年 《何谓课钱》文中配图
所以神前占戏,就是卜戏。卜戏也可以说的是神前卜戏。
那么,捶丸活动为什么需要神前卜戏呢?这个问题我们此后会做聚焦。在这里先不罗嗦了。
原创版权,违者必究
感谢玄商拍卖资料支持
欢迎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欢迎关注繁花巷网店试营业
有少量存书
先到先得!售完为止!
乐艺会付费延伸阅读
善自约束 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中篇
善自约束 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下篇
老赵谈花钱:方的是花钱,圆的也是花钱,花钱到底是啥?!
请听花钱大藏家陆昕老赵:解密一枚惊世好钱的背后
老赵说铜人:明清蹲踞铜人阐发之执荷篇
老赵谈铜人系列:持短剑的铜人,你到底是哪个大神?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系列阐发之特型篇
从金元童发“博焦”到巴拉子王:老赵聊铜人图形名物探索上篇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一《开篇的话:中国符号》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二:《荷花与牡丹》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三:《讨吉利的水果》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四:《富贵有鱼》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五:外国狮子在中国变温顺了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六:奇兽通灵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七:三星高照福禄寿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九:八仙的传说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八:“八宝”和“八吉祥”
龚剑:毗沙门天王与辽武备
龚剑:大元八思巴圣旨金牌
李鹤坡:《许仙与白娘子》
乐艺会免费延伸阅读
老赵:《曲阳王处直墓中“肉傀儡”形象探索》
家国永安 祷福于天:浅谈唐宋投龙中的金驿龙
老赵 管月晖:《铜人中的蹴鞠与抛球乐:蹴鞠铜人系列谈之一》
作为滚灯菩萨与蹴鞠神的二郎神:老赵闲聊毬戏图像系列之二
花钱中的风流小打与太平小耍:老赵闲聊毬戏图像系列之三
老赵 管月晖:《辽代铜人中的捶丸造型系列简说》
老赵:草原上美丽的流星——布鲁头
从回头雁布鲁头到抱鹅童子:老赵闲聊辽金铜人系列
赵阳:从小铜人到草原文化梳理
老赵 管月晖:《铜人中的蹴鞠与抛球乐:蹴鞠铜人系列谈之一》
老赵说铜人《整理一个铜人类别:曲膝上下手持物系列》
老赵:八个辽代娃娃之间的美丽故事
嬉戏娃娃惹人疼爱:宋辽铜人组团亮相韩天衡美术馆《回眸两宋》展
草原遥望:老赵和他的小铜人
朱浒/段立琼:汉晋有翼铜人及其铭文新证
宋辽金流行玩具:从摩合罗到辽金铜人
老赵:从“襄樊小铜人”管窥丝路文明流播
孙家潭:辽朝立人钮押印一组
石宏斌:辽印精灵—契丹童子押印纽式初识
老赵:积多年图,试析董永角色与社会趣味潜变
老赵闲聊真武与二郎花钱1:披发仗剑的未必都是玄武
老赵闲聊真武与二郎花钱2:一根头箍串联起真武、悟空与武松的关系
老赵闲聊四圣花钱为啥稀罕上篇:四圣在北宋
老赵闲聊四圣花钱为啥稀罕下篇:四圣在南宋
老赵聊四圣花钱的断代:从《朝元图》《道子墨宝》中天蓬天猷的甄别说起
老赵聊真武与二郎花钱系列六:从考古资料谈披发真武未必就晚于束冠真武
老赵聊四圣花钱7:四圣在驭龙上是认真的——从驾龙的黑杀大神说起
镏金千秋万岁花钱背后的秘密:老赵闲聊辽代千秋万岁花钱上篇
老赵聊二郎花钱系列1:从艺术图像史见证二郎花钱的观念变迁
老赵聊二郎花钱系列2:二郎花钱角色探轶之郭牙直
执旗还是执华盖:老赵闲聊神怪花钱之《关于一枚二郎残钱的艺术图像推想》
花钱内外的奴厮儿:老赵聊二郎角色之金头奴上篇
作为金人之喻的金头奴:老赵聊二郎角色探轶之金头奴中篇
二郎铭铜镜、杜甫诗歌与《文姬归汉图》:老赵聊二郎角色探轶之金头奴下篇
宝塔镇猴妖:老赵闲聊二郎花钱中的巫支祁
抱刀鬼与除邪鹰:老赵闲聊二郎花钱要素之七
山石上的二郎和其他神灵们:老赵闲聊二郎神花钱中的坐具要素上篇
一把交椅定二郎:老赵闲聊二郎神花钱中的坐具中篇
中古七圣刀表演惊现二郎神花钱:老赵闲聊二郎花钱艺术图像十四
从披发看七圣刀要素如何退出二郎花钱:老赵闲聊七圣刀花钱要素2
阎王大宝座与星官扶手椅:老赵闲聊花钱中坐具下篇
二郎神坐狨:老赵闲聊二郎神坐具之四
秘戏钱中的春茵:老赵闲聊花钱中的坐具之五
真子飞霜镜的文茵与琴仙花钱的笑脸:老赵闲聊花钱中的坐具之六
花钱上的禅席、蒲团与吉祥草座:老赵闲聊花钱中的坐具之七
从《揭钵图》《九曜图》花钱谈佛尊的莲花座、吉祥草座:老赵闲聊花钱中的坐具之八
泗州大圣驱五瘟上篇:老赵闲聊花钱中的抗疫大神系列1
正神慑控下的五瘟使者图像: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中篇
驱瘟语境下的劝善大师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下篇
从僧伽名号演变看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之唐五代篇: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之四
只有两个士人喜欢称呼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之北宋篇
北宋的大知识分子为什么集体性地规避“泗州大圣”称号?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北宋篇2
从北宋文物中僧伽称呼谈泗州大圣名号演变: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北宋篇3
艺术品收藏中的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类别费用番外篇
《夷坚志》中僧伽名号的大圣化与多元化: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南宋篇
文物中的两宋僧伽造像举凡: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两宋综合篇
元仁宗为什么称僧伽为“泗州张菩萨”:老赵闲聊泗州大圣元明清称呼篇
僧伽花钱中的祥云香烟: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上篇
观想紫衣僧: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中篇
僧伽风帽的花色与宝缯: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风帽上篇
僧伽花钱中的风帽结构: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风帽中篇
僧伽风帽上的光: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风帽下篇
贯穿老君、维摩、观音、僧伽的神灵坐具: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之三足凭几
南宋《道子墨宝》中藏着一个万回: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7
花钱中万回为何与弥勒并列: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8
花钱中藏着的万回们: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9
博物馆与古塔中藏着的志公: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10
是神俦还是弟子:老赵闲聊泗州大圣组合角色的识别
泗州大圣的澡罐与观音的净瓶: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初探12
从古代文本探索花钱"一切圣贤"含义外延:布衣豆腐《水浒中的纸马》结义完结篇30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织绣上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织绣中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3家具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4木建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5漆艺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6玉猪龙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7龙印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8玉器特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9玉器常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0香炉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1陶瓷特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2陶瓷常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3画像石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4铜龙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5铜镜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6铜座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7砖瓦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8琉璃暨鸱吻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19石佛造像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0石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1金银器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2碑额龙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3青铜器特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4工艺艺术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5青铜器常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龙:乐艺会新年贺春专辑26铜钟铜镈篇
老赵:《花钱的宋辽金如梦盛世》
契丹字吉语钱“福寿延长”的文化探索
赵崇云 赵阳:《从“驱魔”到说唱艺术——关于日本漫才的文化探索》
老赵文/鼎华图《说西游:让一部分妖精先红起来》
楚之国器 铸天下观:战国楚式六山镜刍议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馄饨侯:宋代笔记中神通的符篆龙钱到底是哪种花钱
修养:从真武四元帅帽顶谈护法神马赵温关
万思成(霸泉):神秘佛教梵文大花钱解密
刘桂秋《工匠“魇镇”——顺势巫术之一例》
韩世杰:从“阴阳造化”背“用舍行藏”谈古钱与花钱读法
雅雨书屋闲话水浒之七十九:李逵博钱是一种什么游戏?
尹宁:从一枚花钱看古人的版权保护意识
李书明:一枚浓缩历史、民意的银花钱
李书明:一枚早期人物背生肖大花钱的多元考证
刘源/胡坚:《重庆大足石刻与同时期花钱相同题材的考证》
胡坚:《西辽花钱:充满神秘未知的领域》
刘源/蔡胜吉:驮经图花钱考
刘春声:一枚珍贵花钱的发现、入藏和认识
1508:闲谈宋国通宝背双龙,一半是证据经验,一半是想像
熊白《供养钱在元末的绝响:穆清钱》
宋代寿星啥模样?《刘源谈宋金花钱题材考:寿星篇》
刘源:《花说二郎》
本命星官不是本命元神《刘源谈宋金花钱题材考:本命元神篇》
宋代人怎么过本命年?《刘源宋金花钱题材考:本命星官篇》
胡坚/李宇涛:《古钱上的真武考(最新版)》(附“祥宏讲夷坚”真武几则)
苏泉:太极四圣真君背篆书符文八卦压胜钱(附“祥宏讲夷坚”真武天蓬几则)
赤兔斗乌骓,秦琼追关公——刘向东的马钱军团(壹)
天可汗与他的昭陵六骏:刘向东马钱欣赏系列
半花妍:花钱万万千最爱婴戏钱
老方/顾欣:新春喜庆开炉钱
顾欣:用另一只眼观民俗钱中的奇葩“秘戏钱”
潘连贵:我与马定祥大师的京剧缘
修养:马定祥先生旧藏藏传佛教银章见证一段珍贵民国历史
殷国清:钱币泰斗马定祥先生客串电影《古币风波》趣事趣谈
余榴梁/陈鸣:钱币收藏大师马定祥先生手迹探源
余榴梁:有趣的联书吉语钱
徐渊/余榴梁:“平王世充时乘”《什伐赤》背“将”字马将
老赵:《花钱的宋辽金如梦盛世》
尹宁《宋代酒令文化与“选仙钱”新考》
尹宁:牛郎织女变形记
尹宁:“选仙钱”用途考辩
王俊杰:宋花密宗大威德明王探研
王俊杰:宝武局六字套花
王俊杰:金代重臣千秋背十二元神
金如意:神秘的"贴宝"钱与古代博戏文化
金如意:《大唐帝国的一种神秘金属货币》
陆昕:辽代手雕鎏金占天图宫钱赏析
修养:从钱币与造像中寻觅中国的爱神“泗州大圣”
一枚千秋万岁钱的奇妙故事
刘春声︱再说水书龙纹钱
刘春声:大神张天师
刘春声《大型太极图葫芦形多字钱牌赏析》
刘春声:《教化之功看黔炉》
刘春声:解读古钱上的千古文化之谜
刘春声:一枚珍贵花钱的发现、入藏和认识
刘春声:镂空魅影两千年
刘春声民俗钱币专栏 :抚铜犹闻霓裳曲
吾道鼠:宋代珍罕压胜钱【关王】考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压胜钱的前世今生(序篇)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二) 压胜钱的幼年时代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三) 见证西王母崇拜的兴盛与终结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四)早期吉语压胜钱分述(上)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五)早期吉语压胜钱分述(中)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六)早期吉语压胜钱分述(下)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七)地支文钱的滥觞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八)道教的登场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九)压胜钱的空白期(上)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九)压胜钱的空白期(下)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十)隋唐五代时期的压胜钱
唐就水:《宋代秘戏花钱的自述》
雷星岩:风景入泉来——衡阳八景花钱
雷星岩:中国文字花钱上的《尚书》故事
童骋说花钱专栏:将马钱中赏“将马”
童骋说花钱专栏《祈福辟邪收藏皆绝佳——康熙20局套子钱、钱文钱赏析》
少泉:由一枚金代本命星官花钱说开去
老赵:从“襄樊小铜人”管窥丝路文明流播
宋辽金流行玩具:从摩合罗到辽金铜人
朱浒/段立琼:汉晋有翼铜人及其铭文新证
朱浒《骑羊童子:解开曹魏美术背后的丝路密码》
石宏斌:辽印精灵—契丹童子押印纽式初识
孙家潭:辽朝立人钮押印一组
古泉园地:爱好民俗钱币人们的第一个家园
老赵文/鼎华图《华容道困局:云长你降的是哪门子的汉?》
老赵文/赵崇云图:《信赖——杜十娘为何要沉百宝箱?》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欢迎关注布衣豆腐
在喜马拉雅说水浒
欢迎关注布衣豆腐
在喜马拉雅说水浒
点击以下链接可以直接进入
布衣豆腐醉眼戏说四大名著
也可以扫码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