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皇帝后送乡亲18坛咸菜,乡亲嫌脏扔了17坛,打开仅剩那坛愣了

Connor 火币交易所官网 2024-04-10 42 0

“堂堂一个皇帝竟小气至此!”这是广东潮汕澄海华富村村民们看到那18缸咸菜后的想法。

他当皇帝后送乡亲18坛咸菜,乡亲嫌脏扔了17坛,打开仅剩那坛愣了

彼时是1767年12月18日,他们突然得知自己的家乡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那个叫郑信的小子,竟在泰国当了皇帝!这一下村中人与有荣焉,为了提醒郑信“苟富贵,勿相忘”,村长当即拍板决定让人前去道贺。

几人到了泰国后,郑信闻说有乡人来贺,大为感动,立马派人将他们接入宫中,让几人乐不思蜀了好几天,临走之时,如乡人预料的那样,郑信还大手笔赠了他们18缸物品。那缸子大肚小口,是棕色的大陶缸,上面还有螺旋状的凸起花纹,一见就不是常人能用的物品,加之沉甸甸,还是郑信遣人搬到船上的,可见其中贵重。

他当皇帝后送乡亲18坛咸菜,乡亲嫌脏扔了17坛,打开仅剩那坛愣了

乡人们带着这18缸贵重物品上了船,船行驶到一半,却按捺不住要打开看看。可这一揭开竟大失所望,原来缸中并不是什么他们所想的金银珠宝,只是满满的一堆咸菜,乌漆嘛黑,脏不拉几的,连着揭完了18缸都是如此!咸菜的味道冲上来,乡人们也愤怒上头,一时间头脑发热,竟将17缸都推入了水中,到第18缸时才被一人拦下,说总得带点东西回去给村民交代,不然都会以为是他们几人私吞。

回去之后大家都迫不及待跑来围观,几人面色不虞地把缸子随意往地上一放一揭,众人一看,竟是咸菜!嘴里顿时念念有词,全是对于郑信的鄙夷。唯独一人若有所思,几步上前将缸中咸菜倒出,而流光溢彩也随之倾泻而出,全乡人目瞪口呆,面红耳赤,原来冤枉了郑信!

展开全文

他当皇帝后送乡亲18坛咸菜,乡亲嫌脏扔了17坛,打开仅剩那坛愣了

都说钱不外露,易被盗匪关注抢劫,这也是郑信在缸上铺满咸菜的原因,本以为乡人们到村庄之后才会揭开,竟不料他们如此迫不及待,而且反倒还怨恨起来了他。这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郑信为人必然是厚道的,乡人们没有一起跟他征战立国,自然不知晓郑信其中辛酸,以及辛酸中造就的对世人的仁爱。

郑信于1734年在泰国出生,他的父亲是广东潮汕澄海华富村移民到泰国的,所以郑信本人其实对于这个村子没有太多感情,而且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当朝大臣拍耶节悉收为义子,连名字都改成了泰名信,后世称“达信”。跟父亲的关系都不密切,更不要说从父亲的口中得知自己故土的风俗人情,所以即便郑信不接待他们都没有任何问题。

他当皇帝后送乡亲18坛咸菜,乡亲嫌脏扔了17坛,打开仅剩那坛愣了

但是郑信是接受了仁慈的教育的,1747年他在当义子的期间,还是寺庙里的小沙弥,学会了泰语、巴利文、汉语和越语,了解各国文化,开阔眼界的同时,还接受了僧人静谧如常,慈悲普爱的熏陶,1755年更是剃度出家,成为了真正的和尚,眼中于俗物的态度是可有可无,所以才会更加大方,给村中人整整18缸财宝,又怕他们应此遭窃或丧失性命,心思细腻地铺上了一层咸菜伪饰。

1758年他还俗后,在宫中担任御前侍卫,精通律志和兵法,骑术更是高明,会的武器多种多样,同时因为落发出家学习了不少文化知识,所以他还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而“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这在1766年,泰国遭遇缅甸入侵时,他的一系列行为和措施中可以看出。

他当皇帝后送乡亲18坛咸菜,乡亲嫌脏扔了17坛,打开仅剩那坛愣了

当时国家已是风雨飘摇,内没有经济支援,外还有缅甸觊觎,郑信刚刚升了一个官职,还没有来得及前去赴任,缅甸就大举入侵包围了大城,郑信因而被留下来御敌,但是实力悬殊过大,大城没有守住,他只能率领500士兵,在1767年1月3日时突围,在外发展势力。同时,繁华的都城也没有能守住,成为了废墟。

1767年6月,郑信分析局势后认为如果想要光复国土,得先打尖城,将缅甸军赶出去,为了让士兵们一鼓作气,他下令“破釜沉舟”,率领五千士兵,百艘船舰背水一战。正是这种魄力和不死不休的毅力,缅甸军大败而归,其后郑信平定割据,顺利收复国土,奠定现代泰国的基本版图,建立吞武里王朝,被拥立为吞武里大帝。

他当皇帝后送乡亲18坛咸菜,乡亲嫌脏扔了17坛,打开仅剩那坛愣了

所以这样一个志存高远,胸中有大业的人,必不至于小气到给咸菜,也不会去戏弄自己的村民。会有开头那样尴尬的局面,还是因为村民们并没有和郑信相处过,却在人得势后上赶着巴结,又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