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外长通话后,伊总统终于亮明对以态度,导弹部队进入实战状态
巴黎奥运会闭幕的当天,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伊朗代外长巴盖里通电话,向伊朗表明中国对当前中东局势的立场。王毅外长先是强调中伊是全面战略伙伴,欢迎伊方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机制框架内与中国加强合作。
由此一来,伊朗在应对西方国家的挑衅时将会更加有底气。就算西方世界想要制裁伊朗,伊朗也可能在上合与金砖中抱团取暖,立于“不败之地”,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伊朗的后顾之忧;
紧接着,王毅外长指出,中方坚决反对暗杀行为,认为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伊朗主权安全和尊严,直接破坏停火谈判进程,中方支持伊方依法捍卫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愿同伊方保持密切沟通。
我们看到,王毅外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暗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的当事方,一手破坏了加沙停火谈判进程。伊朗依法捍卫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是合理合法的,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扣上“破坏停火”的帽子。
听到王毅外长的表态后,伊朗代外长巴盖里当即强调,伊方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1天后,伊朗新任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公开亮明了自己对哈尼亚遇袭一事的态度,强调伊朗有权对任何侵略行为作出“回应”。
展开全文
据参考消息8月13日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通了电话,要求伊朗缓和局势。佩泽希齐扬展现出了十分强硬的一面,德黑兰在随后的一份声明中指出,伊朗永远不会屈服于压力、制裁和霸凌,并认为自己有权根据国际准则,对侵略者作出回应。
看到佩泽希齐扬的态度后,西方媒体普遍作出了“最坏的预测”,称伊朗对以色列发动袭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报复行动最早可能会在本周展开。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也在佩泽希齐扬亮明态度的当日表示,伊朗及其“代理人”发动袭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美国及美国的盟友们必须做好迎接重大袭击的准备,袭击可能会在本周发生。
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伊朗报复行动关注力度最高的一次发言。美国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就在近两日,多方消息已经证实,伊朗军方的一个导弹部队已经抵达了伊朗与伊拉克的边境附近,展开实战演习,当地民众已经听到了多次爆炸声。
可以说,这支伊朗导弹部队已经进入了实战状态,随时可以效仿今年4月的报复行动,向以色列本土倾泻大量的远程火力。
当地时间8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已经对以色列的防空网络展开试探,真主党武装向以军第146师指挥部发射了超过30枚火箭弹,以色列官方媒体罕见承认,“铁穹”防空系统无法拦截真主党的大部分火箭弹。由此我们可以预测,伊朗如果下定决心实施报复,以色列将会不可避免地付出代价。
评论